近年來增程式混動技術的市場地位經歷了顯著的轉變。曾經在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的討論中,它一度被不少業內人士和消費者視為過渡性的“落后方案”,認為其在能效轉化、動力輸出等方面不及純電或其他混動技術。
然而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這一技術逐漸展現出獨特的優勢。正是看到了增程式混動技術的市場潛力,眾多合資品牌紛紛調整戰略,加速在這一領域的布局。從德系、日系到美系車企,都陸續推出了搭載增程式混動系統的車型,這些車型不僅在續航里程、動力性能上各有側重,還在智能化配置、外觀設計等方面融入了品牌特色,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元的選擇,也讓增程式混動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
合資大佬們的增程車,各有各的撒手锏
通用汽車是較早探索增程技術的玩家,2007年便推出全球首款增程式電動車雪佛蘭Volt,2011年引入中國,2017年又推出搭載EREV增程技術的別克VELITE5。歷經18年的技術沉淀與三代技術迭代,通用別克以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強勢回歸新能源戰場。旗下首款車型至境L7,更是集通用汽車多年技術大成,備受市場期待,計劃于今年8月震撼上市。這款車的目標十分明確,直指蔚來ET7、享界S9等市場熱門車型,立志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轎車市場中脫穎而出,重塑豪華新能源轎車新標準。
在至境L7蓄勢待發之際,其他傳統汽車巨頭也紛紛在增程領域發力。福特在最新一期工信部目錄中,為烈馬推出了純電和增程兩個版本,正式進軍增程市場,標志著福特在新能源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大眾在上海車展展示了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車ID.ERA,釋放出布局增程市場的強烈信號,預示著大眾將憑借其深厚的技術底蘊和全球影響力,在增程領域掀起新的波瀾。
現代汽車也明確表示將于2026年底前推出中型SUV的增程式電動版本,并計劃在現代及高端品牌捷恩斯旗下銷售,進一步豐富其新能源產品線;廣汽豐田官宣將推出增程版本的漢蘭達,憑借漢蘭達在SUV市場的超高人氣和口碑,其增程版預計將吸引大量消費者關注;此外,寶馬也傳出可能在第六代X5上推出增程版的消息,豪華品牌的加入,無疑將使增程市場的競爭更加白熱化。
相比之下,大眾ID.ERA、福特烈馬增程版、廣汽豐田漢蘭達增程版等車型,多以中大型SUV/轎車為定位,基于原有車型進行打造。雖然目前這些車型尚未完全揭開神秘面紗,但隨著上市時間的臨近,它們將逐步釋放更多細節,憑借各自品牌的特色與技術優勢,在增程市場中各顯神通,與別克至境L7一同,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的新能源汽車選擇,推動增程技術的普及與發展。
選增程車別懵,照著需求挑準沒錯
如果你對座駕的期待不止于基礎的代步功能,更追求集高端質感、智能科技與豪華體驗于一身的綜合表現,同時對續航能力、油耗經濟性和加速性能有著近乎嚴苛的高要求,那么別克至境L7絕對是現階段值得重點鎖定的車型。作為通用汽車18年增程技術積淀的集大成之作,它不僅以302km同級最長純電續航解決日常通勤的續航焦慮,更以超1400km綜合續航和0.5L/百公里的超低油耗兼顧長途出行的經濟性,5.9秒破百的加速性能則讓駕駛激情觸手可及。
而高通SA8775P芯片與MomentaR6飛輪大模型的加持,更賦予其L2++級全場景智能輔助能力,從無圖城區NOA到自動泊車,每一項功能都在重新定義智能出行體驗。建議不妨耐心等待8月上市后,親自到4S店進行深度試駕——感受一下座椅的包裹性與材質觸感,體驗智能座艙的交互流暢度,試駕時著重留意加速的平順性和底盤的濾震效果,再結合實車的細節質感做出最終判斷。
對于偏愛中大型SUV硬朗氣場與寬敞空間的消費者,目前市場上已有多款重磅增程車型蓄勢待發,不妨保持關注。大眾ID.ERA概念車展現的全尺寸SUV定位與家族化電動設計語言,預示著量產版可能延續大氣穩重的風格;福特烈馬增程版依托經典越野基因,或許會在通過性與新能源屬性間找到獨特平衡。
廣汽豐田漢蘭達增程版則大概率延續現款車型的大空間優勢,將家用SUV的實用性與增程技術深度融合。建議持續追蹤這些車型的最新動態,待具體參數(如純電續航、綜合油耗、智能配置)、預售價或正式售價公布后,橫向對比不同車型的動力性能、空間布局、品牌服務以及性價比,再結合自己對越野性能、家用屬性或品牌偏好的側重做出選擇。
當然,購車決策的核心始終是貼合自身需求:如果日常通勤半徑多在300km以內,每天的充電條件也相對便利,那么至境L7這樣的增程車型完全能以純電模式覆蓋90%以上的日常出行,實現“通勤用電,成本更低”;而當需要周末短途出游或節假日長途自駕時,增程系統又能無縫切換,徹底告別“里程焦慮”。
同時,智能化功能的適配性也不容忽視——比如你是否經常需要在復雜城區依賴輔助駕駛?自動泊車功能對你來說是剛需還是加分項?這些功能的操作邏輯是否符合你的使用習慣,都需要在試駕時重點體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合資品牌在增程領域尚處于初期布局階段,通用、大眾、福特、豐田等巨頭的陸續入場,意味著未來1-2年內很可能會有更多車型豐富市場選擇,技術迭代也可能帶來更成熟的解決方案。
因此,若你并非急于換車,不妨多觀察一段時間,看看首批上市車型的用戶真實反饋,比如冬季續航折扣、智能系統穩定性等,了解品牌的售后保障體系,待市場口碑與技術穩定性得到驗證后再出手,或許能讓購車決策更穩妥、更貼合長期使用需求。
增程式混動的戰場早已不是“過渡方案”的遮羞布,而是合資巨頭們撕破臉搶食的修羅場。通用帶著十八年的技術家底砸出至境L7,大眾、福特、豐田攥著SUV王牌虎視眈眈——與其糾結“誰更先進”,不如看清現實:當續航焦慮被增程技術摁在地上摩擦,當豪華感與實用性在混動系統里刺刀見紅,消費者要的從不是“完美方案”,而是巨頭們卷到極致后,漏到手里的那點真甜頭。至于那些還在嘲諷增程“落后”的看客?等著瞧,當合資軍團的增程車塞滿大街小巷,所有偏見都會被市場的車輪碾成碎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