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30日,據《連線》雜志報道,Meta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正全力為其新成立的超級智能實驗室招募頂尖AI人才。在成功挖走多名OpenAI頂尖研究員后,他似乎已經將目光瞄準了下一個目標。
這個目標就是OpenAI前首席技術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新創立的AI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TML)。穆拉蒂的公司共擁有50人,但已經有超過12人被Meta接觸或收到了高額薪酬報價。
知情人士稱,其中一份薪酬報價總額超過10億美元,為期數年。多位知情人士證實,其余報價介于2億美元至5億美元之間,分四年支付。Meta保證,僅在加入第一年,這些員工就能拿到5000萬美元至1億美元的薪酬。
不過,目前為止,TML尚無人接受Meta的邀約。
Meta通訊總監安迪·斯通(Andy Stone)在發給《連線》的聲明中對此報道提出了異議。“我們只向少數TML員工發出了邀約,雖然有一份待遇很優厚,但報道細節失實。這讓人不得不質疑是誰在操縱這種敘事,目的何在。”他表示。
扎克伯格的招募策略
據《連線》看到的信息,扎克伯格最初的接觸方式較為低調。在某些情況下,他會通過WhatsApp向招募對象發送私信,邀請對方聊聊。隨后,面試過程進展迅速,先是讓招募對象與他本人進行一次長時間通話,接著再與Meta首席技術官安德魯·“博茲”·博斯沃思(Andrew “Boz” Bosworth)以及其他Meta高管進行交談。
以下是扎克伯格在創建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之前,發給一位潛在招募對象的信息(如今的語氣變化不大):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關注您在推動技術發展以及讓AI造福全人類方面的工作。為了給人們打造最具價值的AI產品和服務,我們正在對研究、產品和基礎設施進行重要投資。我們相信,所有使用我們服務的人都將擁有一位世界級的AI助理來幫助完成各種事務;每一位創作者都將擁有一個能與其社群互動的AI;每一家企業都將有一個能為客戶提供購物和支持服務的AI;每一位開發者都將能使用最先進的開源模型來構建AI。我們希望能將最優秀的人才帶到Meta,也很樂意分享更多我們的工作。”
在與招募對象交流過程中,博斯沃思坦率地表達了他對Meta如何與OpenAI 競爭的想法。據知情人士透露,盡管Meta在構建前沿模型方面落后于規模更小的競爭對手,但它打算通過開源策略來削弱OpenAI。Meta的思路是,它可以發布直接與OpenAI競爭的開源模型,將AI技術商品化。
來自Meta的消息稱,“自今年年初以來,公司始終承受著壓力,我認為這種壓力在Llama 4被匆忙推出時達到了頂點”。Meta最新一代系列模型曾因性能難以提升而推遲。在正式發布后,Meta似乎通過操控評測基準,讓其模型看起來比實際表現更好,這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高薪未必能挖到人
那么,為什么Meta這些高調的招募策略沒能打動TML的頂尖人才呢?
自從扎克伯格任命Scale AI聯合創始人汪滔(Alexandr Wang)與前GitHub CEO納特·弗里德曼(Nat Friedman)共同領導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以來,就不斷有知情人士向《連線》透露,汪滔的領導風格存在爭議。而且,他的經驗相對欠缺,引發了擔憂。盡管這并未阻止扎克伯格在短時間內為其實驗室招募了近24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為汪滔工作。奧特曼曾表示,Meta“沒有挖到我們最頂尖的員工”,他們不得不選擇次一級的員工。
其他知情人士表示,Meta的產品路線圖也并不令人振奮。在部分人看來,錢在哪兒都能賺,為Reels或臉書打造“劣質AI”并沒有多大意義。而在OpenAI或Anthropic,他們不僅同樣能賺到高額薪酬,還能參與更崇高的使命,比如“構建造福全人類的通用人工智能”。一些接受過Meta面試的人士稱,這個過程如今更像是一個測試自己在AI市場上“身價”的手段。
而且,TML也并不缺錢。這家創業公司剛完成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輪種子輪融資,說明選擇留下的研究人員并不需要在理想主義與金錢誘惑之間二選一。這家成立僅一年的公司估值已經高達120億美元,而他們甚至還沒有發布任何產品。正如那句西班牙諺語所說的那樣:“為什么不能兩者都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