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兩年時間,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新能源汽車品類方面也形成了插混、增程和純電三種技術路徑,總體來說,從燃油車發展到純電車,純電可能才是終極形態,而插混和增程則是過渡形式,因為很多小伙伴買車之后才表示,只有買了插混和增程,才會心甘情愿的買純電車,而且還沒有心理焦慮。
大家都知道,現在關于純電車,很多小伙伴比較擔心的還是續航焦慮,這個續航焦慮其實是兩個方面,一是續航里程焦慮,一是充電速度焦慮。很多沒有用過新能源汽車,或者之前開的都是燃油車的小伙伴,總是擔心純電車會把自己扔在半路上,因為每到十一、春節這種時候,網上到處都是純電車排隊幾小時、六七個小時的回鄉路,開了兩天才到家的信息,在種種“暗示”之下,很多小伙伴就會更傾向一種有所妥協,但是有兜底的車型,也就是插混和增程。
從技術邏輯上來講,插混和增程盡管底層邏輯完全不一樣,但是對用戶的行程兜底作用是一樣的,有電了用電,沒電了用油,短距離通勤盡可能用電,長途行駛沒電了就燒油跑。總之相比于燃油車,插混和增程可以說優勢明顯,既能享受到電驅動的快感,花費還沒有那么高。
但是很多小伙伴買完插混和增程之后,可能就有些后悔了。尤其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消費者,感觸會更加明顯。因為很多小伙伴買完插混和增程之后,才會發現自己的行為習慣和買車之前完全不一樣,買車之前想的是可油可電,買車之后很多人的做法卻是,加了一箱油,開了大半年還沒有燒完,原因很簡單,很多車主都更愿意用純電。
因為用純電行駛,不僅單位距離的成本比燒油便宜很多,而且整體的靜音效果、振動表現、加速能力都要強很多,所以很多小伙伴買完插混和增程,尤其是增程車之后,很快就將這些車開成了純電車,只不過這種純電車的續航距離比較短而已。
因為很多插混和增程的純電續航里程比較短,就面臨一個充電的問題,很多沒有家充樁的車主就很痛苦了,因為很多插混和增程的充電速度還很慢。需要頻繁充電,加上充電速度又慢,讓很多小伙伴后悔得直呲牙,為啥當初不直接上純電。
而且很多小伙伴開了插混和增程,在高速和長途的時候,也會去充電,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發現,其實純電車充電實在太方便了,尤其是最近一兩年時間,國內絕大多數地方的充電站數量快速增長。這個道理也很簡單,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大趨勢已經不可逆了,很多充電服務商,或者主機廠,也在不遺余力地建設充電站,以搶占市場先機,小編在西北地區的一個服務區,就見過理想、華為、星星充電和國網四家的充電站,可以說充電非常方便。
更加重要的是,純電車不僅充一次電,能跑很長距離,而且充電速度還快,現在很多廠商的純電車型,都已經是800V以上平臺了,充電速率能達到5C、6C的水平,比如理想、小米、智己等廠商的純電車,10分鐘充電三四百公里問題不大。像比亞迪的兆瓦閃充,最高充電功率能達到1000kW,讓人“饞”得直流口水,看著那些功率只有大幾十的插混和增程,嫌棄得不想多看一眼。
所以很多小伙伴在沒有買新能源汽車之前,可能會覺得純電車有續航焦慮,所以買了插混和增程,買了插混和增程的小伙伴,很多又后悔沒買純電車。但是很多已經后悔的小伙伴,又沒有辦法勸得動那些因為續航焦慮買插混和增程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