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續航450公里,搭載800V高壓快充,高壓樁下15分鐘可從30%充至80%。如果,這是一輛純電車型,想必你不會有太大感覺。因為這對于很多純電車型來說已經是標配。還有些品牌已經推出了900V和1000V的技術,充電5分鐘就可以續航增加400公里。
如果,這是一輛增程車型,你會不會大吃一驚。因為,這在增程領域是絕無僅有的。純電續航為280km、問界M9純電續航290km,其續航已經明顯落后。
智己即將推出的“超級增程”車型,其搭載了寧德時代66kWh三元鋰電池,純電續航達450km以上,集成800V高壓系統,充電速度媲美純電車型,支持“一周一充”的日常通勤需求,大幅減少補能時間,搭載上汽1.5T高效增程器(最大功率114kW),配合雙電機系統(峰值功率160kW/230kW),確保低電量時性能不衰減。
可以看出,智己作為增程領域的后發者,對家庭用戶和長途出行場景具有強吸引力。其市場表現能否撼動理想、問界等頭部品牌,需待8月1日發布會后進一步觀察。
照比傳統增程,提升巨大
智己汽車“超級增程”的關鍵信息點是:
一是,智己與寧德時代合作研發的66kWh增程專用電池,CLTC純電續航首次突破450km,遠超當前主流增程車型(通常為200-300km)。2024年10月份,寧德時代首次發布驍遙超級增混電池品牌,并發布了全球首款純電續航達400km+兼具4C超充功能增混電池。同時,還搭載上汽自研1.5T高效增程發動機,配合雙電機四驅系統。
從名字可以得知,寧德時代驍遙增混電池正是專為增程/混動車型設計的高性能電池,支持大容量、超快充及低溫性能優化。其純電續航里程達400km以上,較市場上主流增混車型100-200公里的純電續航有非常大的進步。遠超理想和問界等頭部車型。
二是,智己超級增程集成了800V高壓快充,與驍遙電池的4C超充技術(充電10分鐘補能280km)完全匹配,補能效率對標純電車型。尤其是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如午休/購物)即可完成補能。在低溫場景中,驍遙電池通過鋰鈉AB電池系統集成技術,支持-40℃放電和-30℃充電,智己的增程車型同樣繼承了這一技術優勢,解決極寒環境下的續航衰減問題。這對于北方用戶來說是一大利好。
智己并非是第一個搭載寧德時代增混電池的品牌。此次,智己搭載寧德時代66kWh增程專用電池也做了很多優化工作。比如,智己汽車有自己的一套“五0式”防護體系,通過電池、車身、智駕、底盤、視野五大維度的極致防護,來保證從被動防護到主動避險的全鏈路安全。
三是,用車場景方面。智己的450km純電續航覆蓋90%日常通勤(按日均50km計算,一周一充),800V快充解決臨時補能需求,長途則無懼充電樁覆蓋不足。參考理想L9(CLTC綜合續航1412公里)和問界M9(CLTC綜合續航1474公里)的表現,智己超級增程的綜合續航里程完全不是問題,適合無充電樁覆蓋的場景。
這種“城市純電(大電池)+長途增程”的設計,本質上是通過冗余來消除用戶的“場景焦慮”,包括續航、冬季用車等。對于充電設施不完善、頻繁長途出行者的折中選擇。
給到消費者更多的選擇
智己汽車將于2025年8月1日全球首發"超級增程"技術,正引發市場對增程式電動車市場定位的重新思考。450公里的純電續航不僅挑戰了"增程只是過渡方案"的傳統認知,更可能重塑純電與增程技術的競爭格局。
可別小看450公里的純電續航,要知道這個數據已經可以比肩不少純電車型的續航水平。更重要的一點是,450公里并不是增程車型的上限。未來,說不定有品牌還會推出續航更長的車型。
智己"純電級續航+燃油級補能"的解決方案,與傳統增程式電動車相比,其純電續航能力提升了約3倍(從普遍的100-150km提升至300-400km),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在一周的通勤中完全依賴電池供電,無需啟動增程器。與此同時,對比純電動車型,智己超級增程保留了加油補能的靈活性,避免了節假日高速服務區排隊充電的尷尬。
智己超級增程以一種極致的表現,給到消費者一個新的選擇。
在這里,的開拓意義是毋庸置疑的,市場也要承認智己把增程技術做到了極致。
上一個復制理想汽車增程路線的品牌是零跑汽車。當理想汽車以30萬元以上的高端增程式SUV打開市場后,零跑敏銳地捕捉到了中端市場的巨大空白——那些渴望理想同級配置卻預算有限的家庭用戶群體。以零跑C16為例,這款被市場稱為"半價理想L8"的車型,幾乎復刻了理想標志性的“冰箱彩電大沙發”配置,但在價格上直接腰斬,起售價僅為15萬元左右。
如果說零跑汽車的必殺技是極致的性價比,那么智己的必殺技就是極致的產品力。大家想想看,450公里的純電續航,還有可以碎片化補能的超級快充,這樣的增程車型確實很有吸引力。
從品牌戰略層面看,在新能源汽車同質化嚴重的背景下,智己也需要打造極具差異化的品牌形象,就像零跑那樣,有助于智己在消費者心智中占據獨特位置。
從產業鏈角度看,超級增程技術或將帶動相關細分領域的快速發展。大容量增程專用電池、高效增程器、智能能量管理系統等核心部件將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也為傳統零部件供應商提供了轉型機遇。
這也說明了一個事實,技術路線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多元化發展是必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