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廣州期貨交易所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以80520元/噸收盤,創下5個月以來新高。這是繼上一日以7.668萬元/噸價格報收的后再度上漲。
因碳酸鋰期貨的接連上漲,7月25日晚,廣州期貨交易所發文表示,經研究決定,自2025年7月28日交易時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碳酸鋰期貨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3000手。
有分析認為,碳酸鋰期貨價格重回8萬元/噸價格,是因供需端收緊以及政策端調控影響。

圖片來源:天齊鋰業
隨著銷量的持續上漲,車市對碳酸鋰的需求量增加。中汽協數據顯示,2025年1-6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高達693.7萬輛(包括出口),同比增長40.3%。由此帶來動力電池裝機量增長,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達302.24GWh,同比增長48.8%。
政策端層面,宜春市要求8家鋰礦企業于9月底前完成礦產儲量核查。有觀點認為,這將引發云母提鋰供應收縮預期。而國內部分鋰礦企業停產檢修或導致鋰礦許可證續期等問題出現,有望進一步支撐碳酸鋰期貨價格走高。
與此同時,政府多次強調行業“反內卷”,也讓碳酸鋰價格回暖形成了支撐。7月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落后有序退出。隨后,光伏、鋼鐵、水泥、鋰電等行業積極響應政策導向,加速產能出清。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為7.29萬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21%。
受益于碳酸鋰價格回彈,部分上游鋰礦企業業績有所回暖。天齊鋰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0元至1.55億元,有望實現扭虧為盈。贛鋒鋰業預計上半年凈虧損3億元至5.5億元,虧損額度較去年同期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