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保時捷、寶馬、奔馳一輪又一輪地通過降價來吸引買家,雷克薩斯卻選擇另辟蹊徑——謹守價值底線、集中補足戰略短板。在這個“低價風”幾乎蔓延的豪華車市場,雷克薩斯交出了一份鮮明的成績單。2025年上半年,雷克薩斯在中國銷量超8.5萬輛,延續增長動能,是唯一在進口豪華車陣營中實現“正增長”的品牌。
產品齊驅并進,銷量+利潤雙保險
雷克薩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自其“鋪面”產品策略:主力轎車 ES:穩穩支撐銷量,連續4個月月銷過萬,既保了份額,又增強了品牌氣場;SUV 系列 RX、NX:同樣表現搶眼。上半年 RX 銷量達1.7萬輛(+15.3%),NX 0.9萬輛(+14.4%);高端車型 LM、GX、LX:利潤空間更大,有效緩沖了市場降價壓力。這種“量-份額,質-利潤”的組合拳,讓雷克薩斯在跌宕中穩住陣腳,也應了那句老話——“不拼價格,產品自己說話”。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一代 ES 特別選擇在中國首發——從產品研發團隊到定位策劃,都以“為中國設計”作為出發點,這不僅彰顯品牌對中國的重要性,也體現了雷克薩斯對本土需求的深度把握。
不妥協的品質,始終讓用戶安心
價格戰是短期行為,品質才是長期護城河。雷克薩斯對質量的執著,為它提供了堅實基礎。在J.D. Power 2025 年美國初始質量報告(IQS)中,雷克薩斯以 166 PP100 的成績斬獲所有品牌之首,是問題最少的汽車品牌;在中國三年保值率排名中,雷克薩斯整體達到 60.51%,穩居日系進口首位;其中 ES 保值率為 63.89%,NX 保值率為 56.18%。
“質量好、后期成本低、賣得出價不低”——從購車到二手置換,雷克薩斯構筑起一道無形護城河,讓消費者在冷酷選擇前也能安心無悔。
本土化落地,再投資鎖定未來
入華 20 年,雷克薩斯的本土化始終在穩步推進。2025年6月,其首個上海全資電動車工廠正式開工,總投資約 142.4 億元,計劃到 2027 年投產,每年產量達10萬輛。這是雷克薩斯自主投資的首個中國工廠,也是繼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華外資純電整車廠,標志著其在中國高端車市場的新一輪決戰開始。
更重要的,是戰略方向上的徹底升級——從“全球定義產品、中國跟進”,轉為“結合中國需求、本土研發”。今年上海車展,全新一代 ES 的“IN CHINA FOR CHINA”設計理念,就是這種思維落地的鮮明信號。
生態驅動,迎戰電動化新賽道
傳統燃油車已不是豪華車未來;雷克薩斯的這一輪“重注中國工廠”,正是要圍繞純電動車、能源車建立新布局。華晨、廣汽等合資背景仍在,但本土化工廠、加強自主研發,意味著它正逐步擺脫“進口身份”的制約。加上其在質量、保值率上的長線優勢,雷克薩斯在電動豪華賽道上握有堅實底牌。
現如今,對消費者而言,性能差距并不是決定因素;而是誰能提供可靠、保值、優質的使用體驗,才是豪華車的新定義。雷克薩斯憑借“品質+本土化+戰略布局”,站穩中國市場。
正如中國消費者決心消費升級的趨勢所指,這一代對豪華的認知,不再只是“有錢就行”,更是對服務、體驗、甚至“后期保障”的追求。
當傳統豪華品牌紛紛以“價格降維論戰”來搏銷量,雷克薩斯卻用另一條路回應——堅守質量底線、布局本土工廠、迎接電動轉型。這不僅讓它成為中國唯一一個實現進口豪華車正增長的品牌,也為豪華市場提供了“價值堅守”的成功示范。未來,伴隨著上海超級工廠的投產、品質與保值率的持續發力,雷克薩斯有望繼續引領“可靠豪華”的新方向:——不為降價,讓產品和戰略說話。